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进站人员启事 |
辽宁师范大学现有五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博士后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和要求,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为社会高水平研究人员培养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高层次人才加入。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1、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该站于2007年8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其所属学科于1998年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学科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并获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配备有儿童和成人用眼动设备、ERP脑电设备、行为追踪系统和生理多导仪等实验仪器。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学术团队研究方向明确,成果突出,科研经费充足。该站目前已经出站博士后1名,在站博士后3名。
2、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2009年9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现拥有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拥有伦理学等十几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和MPA授予权。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一条龙互动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该学科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端正活跃,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成果突出,科研经费充足,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
3、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9年9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该站所属学科先后获得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博士点;2002年获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人文地理学入选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先后获批辽宁省二级重点学科、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立项为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特色学科。以地理学为核心,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了多个稳定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突出,经费充足,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完善,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
4、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2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该站所属学科先后获批植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流动站学术团队结构合理、方向明确、成果突出,在海洋生物学、蛋白质组学、植物生物技术和生物活性物质功能研究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具有20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科研平台完善,仪器设备先进,科研经费充足,足以支撑博士后科研工作需要。
5、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2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博士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该站所属学科先后获得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育学科。
该学术团队在道德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宏观教育决策、中外教育比较研究、近代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多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稳定扎实、成果丰硕、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团队年龄、学缘、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是国内重要的培养高水平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基地。
二、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出论文;
4、品学兼优、有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愿意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中。
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需提供资料:
1、本人进站申请书(申请进站理由、科研工作思路和研究目的)、个人详细简历(学习、工作、科研经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E-mail邮箱、联系电话);
2、博士学位论文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复印件);
3、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等重要材料复印件。
四、其他
应聘者将以上材料制成电子版后发送到hrobgs@lnnu.edu.cn,学校根据电子材料进行初选,初选合格者携带上述材料原件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考核,面试符合条件者学校将按照相关文件办理进站手续。
联系人:张丽杰
电话:0411-82158676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12年11月7日